2025年6月23日,一枚载着166份人类骨灰的"尼克斯"太空舱,原本要完成"绕地飞行-平安返回"的浪漫宇宙告别仪式,却因降落伞故障直坠太平洋。运营方西莱丝蒂斯公司一边说着"这是伟大的尝试",一边给家属发慰问邮件,而付费近万美金的家庭们,捧着空荡荡的骨灰盒面面相觑——这究竟是人类征服星辰的史诗,还是资本包装的太空行为艺术?
太空葬终极Bug:从"星海遨游"到"深海漂流"
当"猎鹰9号"载着镶满铭牌的钛合金骨灰舱升空时,家属们想象的是亲人在400公里高空俯瞰地球的唯美场景。毕竟支付了高达9900美元/人的费用,他们收到的承诺是"见证人类终极浪漫"。
然而在返程最后三分钟,号称经受住2000℃高温考验的"尼克斯"舱突然抽风——主降落伞卡壳、备降伞失踪。北美防空司令部雷达显示:这个直径2米的"太空棺材"以自由落体姿态直插太平洋,GPS定位上166个纪念铭牌在深海中泛着幽光。
专家指出致命漏洞:舱体虽配备三层隔热屏障,却采用民用级降落伞系统。有匿名工程师爆料:"为赶首单商业订单,公司压缩了20%测试周期"。
"部分成功论"的魔幻现实:CEO说成功,家属删APP
"我们创造了商业太空葬历史!"西莱丝蒂斯CEO在事故发布会上,对着55%完成度的任务进度条激情宣讲。这份PPT显示:成功升空+绕地球两周已被计入"里程碑成就"。
现场记者追问:"所以家属花一万美元买的是卫星电视直播画面?"公关总监搬出合同细则:"条款4.3写明若发生不可抗力..."此时直播信号突然中断——讽刺的是,技术故障同样被归为"不可抗力"。
更荒诞的补偿方案随之曝光:免费再来一次太空葬,或者领取刻着事故坐标的纪念币。有家属在推特po出退款邮件截图,配文:"请把我的悲伤也发射到太空好吗?"
黑色幽默背后:当死亡抚慰变成资本游戏
这场价值164万美元的"集体海葬"撕开了太空葬的遮羞布:
- 打着科技情怀牌的资本,用"触摸星辰"包装殡葬暴利
- 用"探索精神"道德绑架家属,失败后被美化为"太空拓荒"
- NASA前工程师指出:将骨灰伪装成"卫星载荷"绕开航空监管
在SpaceX载人计划推迟的阴影下,人们开始反思:当生死大事遇上商业航天,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技术伦理?这届资本家连孟婆汤都敢掺水?
【结尾互动】
假如给你三个告别选项:
①传统墓地:在碑前摆菊花
②"天葬PLUS":骨灰送入近地轨道
③事故纪念套餐:太平洋座标+同款故障伞残片
你会怎么选?